人人造价网-浙江省最专业的造价论坛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造价百科] 对BIM不了解的十六大误区

[复制链接]
阿科 发表于 2016-9-12 10:46:5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1、若发现会员采用欺骗的方法获取下载币,请点击网页最底的举报按钮,我们会对会员处以3倍的罚金,严重者封掉ID!
2、没有下载币怎么办,请点击进入获取下载币方法
3、在回复或发贴前,请认真阅读人人造价网版规,以免被禁言。
4、开通VIP会员,尊享服务期内无需下载币下载附件服务。
5、本站资源为网络收集,其中网盘分享存在一定的时效性,本站不对其真实性、时效问题负责!

1、BIM就是三维建模) n( d' ?2 |8 c5 ^' \- n% l
很多企业被忽悠上BIM,只是建了很漂亮、很好的模型,但是建完之后不知道怎么用,建模的成本很高,而实际BIM的价值发挥不出来,亲,此处一万点伤害值有没有?: ^0 {( W- O$ n/ i( p0 R

6 ~* L+ ^" H! Y: |! e; }$ }2、BIM是Revit软件
- W% k4 j. q. J- u有人认为:“BIM是Revit软件,或者BIM是Achicad软件,或者BIM是参数化设计。”事实是,国外很多的BIM单机软件,都是BIM软件的一部分,但它们不是缺一不可,BIM软件是实现建筑信息化所应用的一系列来自不同软件商的计算机程序的集成,既有国外软件,也有国内软件。
& T- ]; M* J( `' O4 C! U1 w
$ K- R, d+ v- |4 ]% A6 I% @# M3、BIM是单专业的事情
& X( s1 d% u# b* _7 y; N作为一个行业的BIM,本身是做全生命周期,是一个多专业协同的,需要很多手段去保证。BIM服务器,或者平台,可以把信息综合起来,管理起来,才能把专业打通。6 b- a! r- ?$ [: e4 \4 W3 z! g
' S5 @9 A+ x) T
4、BIM就是碰撞检查工具' X0 Y1 K7 A& q9 ^- N' w+ D9 D# r2 f
有人说:“BIM的功效,主要是对复杂的底层空间进行管道碰撞检查,成功地在工地实施之前就解决了管网交叉碰撞问题,为项目争取了大量宝贵的有效空间。”实际上,碰撞自动检查工具确实是BIM工具的一部分,但它只是一个小小的组成部分,甚至算不上BIM理念的核心模块。对于仅仅应用了碰撞检查技术的某些项目来说,确实算不上应用了BIM理念,但是因为它在设计优化时可以做到立竿见影的透视,直接把普通设计流程中不可避免的缺陷检验出来,恰好适应了人们“眼见为实”的心理,因此流传甚广以致于“功高盖主”。
/ N5 X6 C7 }6 ]6 B) C0 P4 u
3 A% z' U7 k, y2 K1 L- w2 m5 G5、BIM要花很多钱
; A5 I( K8 @3 l0 W宣传力度大的BIM项目都是一些标杆项目,投入大,时间长,但不意味着所有的BIM项目都是高大上,也可以较少的投入去实现BIM。毕竟,像思聪老公这么有钱的不多啊......% e/ O" A* `. `9 S: f
8 P$ h" o$ ~) j3 Y
6、BIM是nD(n维)
, i2 F5 [, L. p  O; A+ G有人认为BIM是nD是一种很不慎重的观点。要说BIM是一个6个维度的结构化数据库比较合适。正因为BIM是一个6个维度的结构化数据库,才产生了对行业的革命性的价值。这6个维度是:3D空间、1D时间、2DWBS(合同WBS、施工WBS)。6D的说法是比较科学的。
' v9 k4 x* m$ ?
) @2 \# x& P& }8 `7、BIM很难掌握
0 ~9 |9 ^' e: B- \6 M$ nBIM的确难以掌握,但这仅是相对于AutoCAD等2D设计软件来说的。BIM设计与2D设计的不同之处在于BIM中的每一个环节、每一个步骤都“有法可依”并“有法必依”,掌握这些规则需要更多的时间和精力,但掌握之后并不需要高深的应用技巧或深厚的计算机基础。
+ e) {' h) V8 R& c( {8 R/ C$ [$ {/ [' k% `* u3 ]
8、BIM可以快速掌握7 N& L3 T9 Y3 I7 z4 i: M2 {2 B
持这种观点很容易在学习和实施BIM的过程中产生挫折感,甚至半途而废。BIM软件供应商以及类似于“三天速成”“一个月大拿”之类的教程都可能给初学者以误解,认为BIM技术分分钟就可以掌握。无良宣传导致此处十万点伤害值。2 T8 ^0 x: C5 z: ?+ y
- @! [6 Q% h: s9 P; p0 d1 J* ~
9、一个团队全搞定! D/ ^* ]; u- @) Q5 \( T
这点也是国内企业对于BIM认识及应用的一个重要误区。企业搞BIM必然要组织BIM团队,但是偌大一个企业面对无数个项目只靠一个BIM团队显然是不足的,需要企业上下层级统一的进行基于BIM的调整,这样才可以让BIM实现从管理层到应用层一个良好的贯穿,把BIM应用落实到实际项目中去,进而提高企业级的BIM应用水平,提高竞争力。俗话说得好,人多力量大。8 h. ]+ C. N7 h2 ^6 F

( V% ~. J  v: G5 |; w10、BIM加长设计周期
  ?( V' p" R/ R- m有人认为:“设计师应用BIM软件需要加长设计周期。”事实是,应用BIM设计流程可以缩短设计周期,关键在于加大前期专业人员投入。BIM是团队化作业,它的协同模式可以实现真正意义上的集团设计,在一个项目上能投入足够多的人力实施同步作业,从而实现高效率和高速度。而对于个体化设计人,欲通过某个软件实现个别功能的“伪BIM”来说,因为增加了平时不需要的工序,确实会造成设计周期延长。
! \2 J: k1 [2 E+ i2 E" G. W, y  r7 I0 W
11、使用BIM最怕设计修改7 R) t6 @9 T. m4 s
有人担心:“建设方的建筑方案到施工图总在实时动态调整中,设计院使用BIM方法,每次的修改都是灾难性的改图风暴。”实际上,BIM的关键工作原理在于自规划方案到施工图设计、到运营阶段全过程使用唯一模型“Modeling”,它最基本的特征是不断“成长”,最适应的就是修改。所不同的是,这里修改的是虚拟现实的信息模型而不再是图纸。由于BIM设计流程中“出图”被高度自动化,各种各样的修改也就成为设计过程的常态,图纸的更新不费吹灰之力。应用BIM设计,工作团队只需关注设计本身,图纸作为末端产品自动随设计而改变。2 P% y' S, |# Z5 j

# O$ V5 X9 _+ t- n( t) c2 R12、BIM是舶来品不适合中国国情1 ]' O  f7 u" c7 t
有人说:“BIM是好东西,但是它源自西方也适应西方的建筑文化,中国特色的建筑文化甚至具体到中国的设计规范、制图规范都是它需要面对的障碍。”事实上,BIM是一场开发企业所有者一定喜欢而部门经理人又爱又怕的变革。BIM把所有技术细节用可视化的方式呈现、把所有建筑材料用预算技术无法比拟的精确列表实时报告,打破专业壁垒使得工程信息高度透明化,把部门经理层所热爱的“灰色地带”充分阳光化。技术的差别容易克服,心理才是最大的藩篱。
0 s, |, N  c2 g% x6 w
8 _, H, }/ p: D( G) ?: F# G6 ~13、只有高科技高难度的建筑适合BIM应用- l0 `8 V6 O+ L6 a7 \+ V
有人感叹:“BIM属于高科技高难度建筑设计的专属,普通建筑用不上。”事实上,简单高效、可视化、透明化的BIM,适用于所有建筑。BIM可以把复杂的建筑变得简单,同样也可以把简单的建筑变得更加简单。尤其适用于定型产品标准化部品的建立,BIM可视化把建筑形成过程中原来隐蔽的问题表面化,既可帮助决策者直观阅读建筑信息做出决策,也帮助专业人员及时发现和解决问题。
* U% @- F' @5 S& j# ^; V: f: y2 X- {+ t9 S" M, q
14、BIM是一项单一技术,而非一种业务流程
( `, O) o7 P* @9 s有人说,要实现具有竞争力的BIM愿景,只需确保每个人和每个组织在设计、建造和运营生命周期的每个阶段都能够快速访问推动有效协作所需的详细信息。BIM是业务流程而非一项单一技术。+ Y3 j: z. K, }, c: t0 v# w
企业实施BIM最大误区是对其本质的认知,BIM不仅关乎三维数据,还意味着创建包括二维数据源文档、电子表格和其他内容在内的整体信息资源。, G! I2 _- ~- X$ B( a3 R' z
如果明确了合适的工作流和流程,BIM就能帮助组织提高建筑设计质量、降低成本、实现有助于推动真正创新的协同工作流程。仅仅是供应链中每个组织采用单一、最低常用标准的数据模型,BIM将无法完美实现。8 g9 g) Y  x/ f
9 ~; `6 H% Z2 p1 ?
15、两个极端,BIM只是建模与BIM万能5 \& i& f1 t9 k' {5 t- J
一直以来,国内BIM应用流传着两种声音,一种是BIM就是建模,一种是BIM万能,但两者都不可取。将BIM等同于建模,这是对BIM的一种狭隘认知,而认为BIM万能则明显太过激进了。“和以往‘甩图板’革命所不同的是,BIM所带来的革命不仅发生在设计行业,更贯穿于整个工程项目的全生命周期。”Bentley大中华区总裁刘德盛曾在采访中表示,BIM就是三维协同设计,它包括设计、施工、运营、管理、维护,对于业主和设计方来说,它将极大的降低成本,提高整个项目运作的效率和质量。毋庸置疑,BIM确有其强大之处,但要说到无所不能那就不切实际了。毕竟,不论怎么说BIM都是一个工具,它无法代替设计师、项目经理、更不能不能替代预算员、建筑工人。
, Q/ z$ p3 C$ b- X* ^
( Q0 u) }# C1 w6 a16、BIM是一种设计导向型方案,必须选择使用相同三维工具的建设公司合作,以创建单一的项目信息源。
7 J* b0 D. V$ F; k  Y; t这是国内BIM整个行业都流传的一种错误说法,无论是对三维工具使用的臆断,还是单一数据源方式。业内专家认为,单一数据模型不仅费用昂贵、难以实现,而且并不适用。尝试过这种模型的组织很快就会发现,因涉及的专业很多需要信息联合,单一模型容易陷入多个无法控制的数据孤岛。! A# p! ]5 [. c% \9 \% W
真正的BIM是指由信息移动化所驱动的信息共享(贯穿整个工程领域和基础设施生命周期)。它让承包商和业主运营商有权访问关键设计数据,并可使用该数据来提高施工和运营流程的效率。此外,BIM绝非仅限于三维数据,二维数据依然十分重要,因为文档、电子表格和其他数据库中的信息都是整个BIM方法的一部分。% i: D) S& o# c# f9 U8 c; {- t5 b
9 s* U9 U8 i# v4 e0 l
人人造价网-浙江省最专业的造价论坛
664179192 发表于 2022-7-21 08:49:49 | 显示全部楼层
学习了!!!!
人人造价网-浙江省最专业的造价论坛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QQ|人人造价网-浙江省最专业的造价论坛 ( 浙ICP备15035007号-1 )|网站地图浙公网安备33071802889415号 本站所有资源均为网络收集,仅提供给各大网友学习交流使用,本站不对其内容真实性负责,如无意中侵犯了您的版权,请与wyst110#qq.com(#改成@)联系,我方将积极配合删除。

GMT+8, 2025-8-14 12:04 , Processed in 0.101591 second(s), 5 queries , File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