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若发现会员采用欺骗的方法获取下载币,请点击网页最底的举报按钮,我们会对会员处以3倍的罚金,严重者封掉ID!
2、没有下载币怎么办,请点击进入获取下载币方法。
3、在回复或发贴前,请认真阅读人人造价网版规,以免被禁言。
4、开通VIP会员,尊享服务期内无需下载币下载附件服务。
5、本站资源为网络收集,其中网盘分享存在一定的时效性,本站不对其真实性、时效问题负责!
自2016年6月住房城乡建设部印发《关于进一步推进工程总承包发展的若干意见》以来,工程总承包项目得到迅速的推动和发展。; Q, c8 M9 G% t. }" S6 Q6 ^
工程总承包企业对承包工程的质量、安全、工期、造价全面负责。EPC模式的优势在于集中招标、降低成本,对项目业主来说,实行EPC工程总承包模式,只需要一次集中招标,避免了传统模式下的多次招标,大大降低了交易费用。市场中,工程施工总承包企业往往是EPC项目的主导者,施工单位作为EPC工程项目的主要实施者,对整体工程项目的质量、安全、工期起着决定性的作用,但是建筑劳务队伍则是工程项目的具体操作者,所以劳务分包企业的管理水平、工人素质及专业技能决定了具体施工过程中的质量、安全、进度等关键指标,在建筑市场上流行一句话:“工程项目成也劳务,败也劳务”,足以说明劳务公司、作业班组在工程施工过程中的重要性。$ `; V& w8 m. F& H! _5 A, G
建筑劳务分包及用工模式的市场变化,必将对建筑施工总承包企业带来重大影响。用工荒、用工难、用工贵以及生产工人的高频流动,直接影响施工总承包企业的建设工期和施工成本,按照目前的劳务分包用工模式,现场管理、资金压力、经营风险都是由总承包企业承担。' c0 u- n6 T* w8 W5 H# H9 S9 C8 Z6 S
随着国家进一步明确拖欠农民工工资由总承包方负主要责任的政策,并要求总包单位开设农民工工资支付专用账户,迟付、缓付劳务分包款用来减轻施工总承包企业资金压力,提高资金周转率和投资收益的资本运作模式将成为过去。
7 e& ~& v3 @, C" S 在当前国家推行工程项目总承包的政策环境下,施工总承包企业如果能够放眼未来,构建融合共生的产业环境,将与劳务分包企业的雇佣关系转变为合作关系,让建筑劳务企业成为工程项目总承包的共同参与方,这样既激活了行业内生动力,又使合作关系变得更加稳固,成为利益共同体,携手创造市场,共同承担风险,优势互补,资源共享,更能确保工程项目各项指标顺利并超预期完成。
/ u; U3 U5 e; Z5 { 那么,今后什么样的劳务企业才能适应且具备工程项目总承包模式的需求呢?
6 e( _ O, L. R/ P w) d: M# o+ t 随着装配式建筑、智能建造技术和工艺的创新发展,施工现场的劳动强度和用工密度,必将逐步降低,但对施工现场管理人员及操作工人的科技水平会有更高要求。所以,目前年龄段和知识结构的农民工必将被新型的产业技术工人逐步替代。
) E H! ^; q8 B! ]% M5 \ 2017年国家把建筑业确定为主要产业,纵观十余年来,互联网、电子商务、信息化、物联网及人工智能的发展对各行业的影响、改变甚至颠覆,仿佛发生在昨天,但确已改变了你我的生活。建筑业作为第三产业,被信息化和人工智能洗礼将是必然的,科技正在改变世界,也将重新定义建筑业。4 c& u( S0 ]1 L
那么,针对建筑劳务服务形式和新的业态结构将会是怎样的改变呢?随着建筑业工人日趋老龄化,新时代产业工人培养滞后,目前市场出现的“用工荒”现象,会改变建筑劳务企业的市场地位吗?- Z6 H% z. w' t7 R( K I
马克思认为,“社会关系和生产力密切相关,随着新生产力的获得,人们改变自己的生产方式,随着生产方式即谋生方式的改变,人们也就会改变自己的一切社会关系”。在市场经济环境下,建筑业生产方式的社会形式,也就是人们在生产中的地位和相互关系确立新的生产关系。, r% f# F7 `- c8 y
建筑业生产关系的三个层级,业主-承包商-劳动力。所以,即便是在中国新时代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下,依然是用工方市场。/ V/ A4 r1 q4 C4 t
未来,随着互联网技术对建筑行业生产关系的改变,建筑业用工模式必将发生转变,那时建筑业的用工信用体系和行业生态价值关系必将得到重新塑造。总之,劳动对象的掌握者,决定用工方式,换言之,谁拥有生产任务的分配权,谁就是用工的主导者,当然,也应是社会责任的履行主体。
4 S1 y+ E! T- F: f7 v 所以,建筑劳务企业想要发展,必须抓住中建等央企在劳务管理中的薄弱环节为发展契机,摒弃旧的思想理念及经营方式,创新商业模式,适应新时代市场需求,更好地服务于业主。: g2 U. X2 q: D: L% A1 o) i5 G& {
另外,建筑劳务企业需要品牌匠造,合作关系稳定才有时间创新,才有精力专注研究专业技术,激发行业内生动力,才能创品牌建优质工程,甲乙双方融合共生的鱼水关系是基础保障,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是发展动力。
* I0 y; w9 Q/ e, l& o2 s 新时代环境下,建筑劳务企业不宜分居独立各自发展,更不能同质化企业恶性拼杀争夺项目。竞争是为了发展,并非你死我活,更重要的是要放眼于如何发挥各自所长,优势互补组合共同体,资源共享结盟发展。
! w; J6 r! q5 I, B 在新常态市场经济形势下,企业生存有三大法宝:升级、创新、换模式。$ {- _; y1 E+ f: ~" R k
一、升级3 C+ M" P, W0 g; M$ P7 X
1.技术升级。在专业细分的时代,塑造自己的鲜明特点价值,让合作伙伴离不开你。比如:装配式建筑、体育场馆、工业厂房、隧道盾构,深水作业及高、精、尖工程项目施工特长。
, S% t2 l% `5 v: {% w4 Q8 C 2.服务升级。主动为业主服务,用心为下游赋能。; ?2 |# \$ i$ k+ [
二、创新) \! k' ^) ?, K4 ^4 M
1.管理创新- J1 M: E) B( @1 b
A.优化企业管理模式,从“金字塔”式管理模式,转向扁平化的一对多高效管理模式。
' Q: O7 R" F5 n4 w# l B.在共识的基础上制定劳务制度、作业流程等可复制的标准化管理。* \, {6 F6 L6 P; A( O$ S2 a
C.靠人管人时代,到制度管人时代,转变为信息数据化管理的时代。缩短管理流、审批流。
5 {4 U0 b6 Z6 O6 n* S D.利用互联网手段精细化管理,通过信息化方式,大数据智能化匹配资源。
2 V# \7 \! R2 p* K) M 2.模式创新; |4 I' B l6 ~0 r5 s
A.生产关系从承发包方式向融合共生模式转型。8 i2 {( ~/ C" K- r _
B.在利润率逐步降低的市场环境下,资源共享、多项目合作、多点盈利,综合提升利润总额。( U" n3 d: O3 C. U, F
C.从建筑业的小团队动态组织管理模式,向平台智能化、集团多元化服务模式转变。就是要搭建或加入一个平台化集团,把自己与区域资源与平台互联互通,形成集团资源共享,区域化协同作业。) J" a6 ?' k; Z) K3 W6 `& r
因此,今后建筑劳务的发展方向是:集团化调配、区域化作业、信息化管理、智能化大数据服务。建筑劳务的发展特点是:作业组织小微化,管理系统平台化。: ]. y! a R, T9 I
建筑劳务企业应找准发展方向,抓住大型央企和地方骨干企业在劳务管理中的薄弱环节为发展契机,依托互联网大数据创新商业模式,同业联合差异竞争,全力打造与央企等相匹配的大型建筑劳务企业集团,全面提升建筑劳务企业的服务能力。
' j7 V* x% q6 t" k$ ^, B; N: X9 C7 ?$ { 在充满变革和商机的时代,全国各劳务企业要积极参与携手打造建筑劳务行业独角兽企业,融合共生创新发展,填补工程项目总承包模式产业链的空白环节,从而沿着“一带一路”走出国门参与国际竞争,为中国的崛起贡献力量。
$ ~: K B* s. g+ r, U+ Y- |0 A0 y ~) Q4 v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