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若发现会员采用欺骗的方法获取下载币,请点击网页最底的举报按钮,我们会对会员处以3倍的罚金,严重者封掉ID!
2、没有下载币怎么办,请点击进入获取下载币方法。
3、在回复或发贴前,请认真阅读人人造价网版规,以免被禁言。
4、开通VIP会员,尊享服务期内无需下载币下载附件服务。
5、本站资源为网络收集,其中网盘分享存在一定的时效性,本站不对其真实性、时效问题负责!
一、基础要求
1 _" P+ R' Q0 h- v" q# m8 M. y 1、掌握建筑制图与识图要素。
8 t( P1 {' P, T% q6 o4 Q 2、房屋建筑构造知识:学好《房屋建筑学》,掌握房屋建筑的基本构造、结构构件各部位的分类与组成,相互间的关系和作用。/ V$ ^0 ^: G, j7 o/ _; y
3、了解工程施工技术知识。" f& x2 g$ ^, I
4、建筑材料知识:了解工程用建筑材料特别是新型材料的基本知识,材料的种类、规格、性能及其施工方法。( h( T q/ q1 x4 l
5、熟悉预算定额及造价文件。
9 d& K1 s9 r/ q' |- n) K 6、了解材料价格信息及市场行情。0 Y0 x( {7 J. o" Q2 @
7、软件的使用及Office的应用。
, V- x2 T6 F) I7 Y3 _9 j2 S/ v
/ o3 ]8 x2 v7 P7 \3 i5 {$ ^, v1 h 二、阅读施工图纸
2 M2 n/ c4 s! N* A; `
; p& J, z: [/ V4 I! ]" ~ 学会和做好预算工作,其基础首先是熟悉至精通房屋建筑(房屋)的施工图纸。其中最重要的一课是识图、读图能力。试想一下,连图纸都看不懂,还拿什么做来计算工程量呢?( F+ K2 Q* i* w# ]0 v
工程识图是专业性很强的一门学问,什么图可以作为预算的依据? 哪些图可以计算出哪些工程量?
) x, I- O+ x" g% ^; d 一套完整的施工图应包括:图纸目录、建筑施工图和结构施工图及相关的标准图集等。建筑施工图又包括设计说明、门窗表、建筑平面图、立面图、剖面图及节点详图;结构施工图又包括设计说明、柱、梁、板结构平面图、楼梯节点详图。8 ^" f9 _; x! o
要识读施工图首先要掌握投影原理和形态的各种表达方法,熟悉建筑制图国家标准的基本规定和查阅方法,如常用的图例、符号、线型、尺寸和比例,掌握和了解房屋构造组成。
5 c8 @" d8 o' {1 g 阅读施工图步骤:阅读施工图和编审工程预决算一样,没有捷径可走,必须按部就班,系统阅读,相互参照,反复熟悉,才不致疏漏。3 y2 ~5 A% h, a' _- U" s c
1、先细阅说明书、首页图(目录),后看建施、结施。# e" H; b, {6 Z" T
2、每张图,先图标、文字,后图样。3 y) D# G R4 Q% {- D% Q" H* E& V! ]; S) x
3、建施先看平、立、剖、后详图。& p1 |! H( j4 A
4、结施先看基础、结构布置平面图,后看构件详图。1 C$ E* c+ i6 q. J# O
5、门窗表与所选的标准图集。& ]3 E; P2 u0 M4 s7 ^' P
现实中的施工图尺寸不符、轴中不符、构造不符、用材不符、说明不符、图说不符、构件不符、详图不符等等层出不穷。搞预、结算编审特别应该注意,搞不好就失之毫里、差之千里! W: @1 K1 l a) d/ C/ z) r
▲解读建筑平面图4 T+ ]' m2 x( c1 |! L6 N$ ^
1、读图名、识形状、看朝向,了解房屋的大概情况;
* [& l6 b- U* g 2、读名称、懂布局、组合,了解房屋建筑的各张施工图的具体内容和房屋的布局情况,如单元组成,各房间的用途;& K% Z$ R( N) {, c4 A/ [- I
3、根据轴线、定位置、识开间、进深尺寸;
/ L, U+ z3 Q( s$ a" a 4、掌握特殊表示、读楼梯;( P) j8 N( L2 x; [2 Y
5、看图例、识细部,查看门窗表认门窗代号;; |8 K8 u+ j9 H9 A
6、根据索引符号,仔细研读详图,查看索引号是否有误。
0 ?( U! X9 v% u! i; p ▲解读建筑立面图
4 j" H% T3 {. ^ s! s- ^- A) L 1、从图名或轴线编号了解何朝向立面图;' s- D% [5 f4 j# \6 Z, l
2、从立面图上了解层数、长度和高度、门窗位置、大小,雨蓬设置;
: P1 ?7 z* @& Z6 @5 Z2 b 3、立面图上通常只标注标高尺寸,和结构标高会有不同;
+ `( {. G# D" o" ~* a 4、立面图上标出各部分构造,突出墙面的装饰部位和节点详图的索引符号。
8 g) A1 O5 b% e# U* N0 H/ B ▲建筑剖面图的读法4 F6 [8 K" l; F, I" u3 a( y
1、据图名、定位置、区分剖到与看到的部位;
$ g9 w, [2 N; v- |' ^9 c" y 2、读地面、楼面、屋面的形状、构造;# f' w( `' c9 L; C) O: I8 x2 }
3、据标高、尺寸、知高度和大小;! w0 b9 ^. L; f1 D# \5 b% K, y7 v
4、据索引符号、图例,读节点构造。
- W; E/ ~. ^; f. k4 L2 ` ▲建筑详图. ]$ J2 ]% A, O% } ~7 Y
详图是表达细部构造和节点关系,构配件的构造与尺寸、用料、做法。
3 a: e& Z/ T! V# R/ O x/ } 详图包括:1、楼梯;2、外墙剖面;3、厨房、卫生间及阳台;4、节点详图;5、门窗详图等。* D- j4 H3 V' i% N7 ^
# P0 x1 ^2 u& q; c. k: ~
! D* ^4 B) C- i4 [/ d7 s* O三、建筑工程
" G( W5 w7 w; o% [/ i+ i 一般手工计算工程量的顺序:见表# e' V) Y; |. ~5 b, a* b& m
在进行工程量计算时,应注意以下几点:
( l* C2 s* @3 c# O9 w; d; s7 s# T 1、计算稿书写有序,便于核对;对一分项工程,应分层按构件编号排列计算。同一编号构件分布于不同轴线的,还应按各轴线分行列式;不**间的修,按房间分别列式。1 o% P' r M; |4 U0 u2 F3 V
2、尽量使用设计图纸标注的原始尺寸,不要把计算器运算结果直接写在计算书上;
% O7 B- [$ @( Y+ U1 ^3、能采用统筹法的项目尽量使用;对能多次使用的数据做好标记;
2 w( P. h' P$ }. P' Y4、按分部分项子目列项计算;
) V* m& D- R, i6 d: K. ~3 P5、注意定额中几个关键数据:檐高20m、层高3.6m、层高6m。
8 N9 Y+ x! j5 ^" F) j' ~1 w6、使用excel表进行计算;掌握excel的基本函数及其公式运用,加快计算速度,保证计算结果的准确。
; x" w3 c" a! E/ ]& w ! }. w8 f3 x3 S9 }+ z
第一章 土石方工程 }9 m+ c; E/ f2 R( z
一、必须掌握以下内容:
% g; e: A% N0 h1、土方体积转换关系,P1,土方体积折算系数表;: v* [2 R, C' r4 P( C
2、工作面与干湿土的确定;
: s3 m' R0 }% r8 O3、土方类别与放坡;. m4 ]+ D O. B1 t& I" k8 T! r
4、各种定额换算系数;
8 X/ ~' V- O$ t6 O% k; M. I5、开挖深度、方法;了解各种土方机械的型号、规格、参数和其一般作业方式。# f2 C# S( N( j: L- J( X" w
6、理解以下定额术语:
, Y& S6 H0 ~% W3 w0 ~8 f天然密实体积(自然方)# L0 q5 x2 _' B2 W# ?
沟槽、基坑、黄海高程
# h; W+ O* s2 X+ g1 V2 D" O/ H轻型井点、喷射井点
/ |+ Z" N, N+ @# b1 t. m5 i& p1 D二、定额运用的注意事项+ S0 t# t: {: g/ K7 B
1、人工土方和机械土方' g# g, x2 `8 o: h& q+ j
定额只规定人工开挖土方和机械开挖土方的计算规则和定额套用,而不规定什么样的基础土方须采用什么样的开挖作业方法。所以到底套人工定额还是机械土方,因根据施工场地、土方类别、现行常规土方作业方法以及具体施工方案来确定。 R0 Q' `6 E+ i" m* p( H1 e
2、坑内挖掘和坑上挖掘( s7 \& C, @; r% F
机械开挖土方当达到放坡条件时应按放坡计算,但定额的机械挖土的放坡系数分坑内挖掘和坑上挖掘。如何确定,要根据施工图纸及挖土的施工方案去判别。如果没有这方面的资料,那就按反铲挖掘机的最大挖深来考虑,一般情况下基坑深度>4m时,可能超过其最大开挖深度,应选择坑内挖掘。当基坑开挖采用分层开挖时也可采用坑上开挖。: \( y$ A! S- f: Q# C* k: H' F6 @
当采用坑内开挖时,应注意其和运输机械的进出坡道的土方量。
4 }% t) ~# G9 M0 E4 m3、基坑排水
]+ s3 ^% O) X+ K8 F1 m8 I一般条件下的基坑均按湿土排水考虑,当地下水特别大、地下土质很差出现流沙或一般湿土排水无法满足开挖要求时,会采用井点或真空深井降水。各种井点或深井降水的定额套用及计算方法必须搞清楚,特别时考试会考到。( W. i: Y- G4 U% |* j
4、回填土" s& L. M* S4 x/ Z. D
人工回填土方区分就地回填和借土回填,如果回填土方无法使用机械作业时可考虑人工,如非满堂基础的回填,房心回填以及局部少量回填。对于地下室四周土方回填和场地找平回填的优先考虑机械作业。
8 u( D- x7 K7 L! X& f人工回填土方就地回填的应计算其运距,超过定额规定的应计算运土。借土回填只适用于非本场地内取土的情况。当考虑借土回填时应注意土源,是否须购置。当考虑购置土方回填时,可把挖、运、填一并计价。当场外取土又非外购土方时,分别按挖、运、填套用定额。
, m# @0 d' M U/ N: g3 U5、关于工作面3 {2 ^$ P" l+ O5 P/ G2 i$ P8 k
从94定额到10定额对工作面宽度的规定一直没多大变化,但有时各人理解会有不同意义。
- H" X9 S, Y* P& yA、如基础或者垫层为砼时,按垫层宽度每边各增加工作面30厘米计算;--这个应该没问题。
, C9 W. _9 V! |' q- d7 `1 kB、挖地下室土方,按垫层底宽每边增加工作面1米(烟囱、水、油池、水塔埋入地下的基础,挖土方按地下室放工作面)。--这个也应该没问题。这里的“垫层”也应该是指砼垫层,如垫层下还有碎石垫层时,按砼垫层考虑。
1 S) V% R: k0 r1 ^C、如基础垂直表面需做防腐或防潮处理时,每边增加工作面80厘米。这个可能会有问题:基础垂直表面做防腐或防潮,水泥砂浆粉刷算不算防潮?其工作面加宽以什么为准(砼垫层、砼基础、砖基础还是垂直面)?: R( w; m" ~; S- d: r3 t
D、砖基础,每边增加工作面20厘米。如是大方脚按其最大宽度加工作面,如砖基础下有砼垫层执行A。: B( z, z+ m( R
E、石块基础,每边增加工作面15厘米。同D
: O5 x* }+ f, r6 R% y+ IF、有多个增加工作面时按其中较大的一个计算。在考虑增加工作面时如有几个工作面条件的,按大的,不可累加。
9 d& Y0 N. q8 R1 P: ~6、关于放坡系数
+ t, W; u2 y9 ^% i6 D5 T8 e. t' q按定额P4表中说明结合浙江省建设工程2010版计价依据综合解释(一)浙江省建筑工程预算定额》(2010版)第2条的意思理解。
0 \/ [; X z1 z7、地槽长度内墙按基础底净长计算改为按垫层底净长计算。% p9 W& I2 p \4 R0 V" h9 o* x
三、工程量计算的注意事项
/ D) H' v& q f7 D0 s; o8 P% k1、场地原地面标高(黄海高程)的获取
# B$ [/ a7 @" N& Y' }5 V; \4 W/ o(1)随施工图纸提供的地质勘探报告上查找勘探点的原土标高,平均计算;8 h" V0 l7 \0 w# j
(2)书面向建设单位提出,按其答复计算。
* h9 U' l- b' \! G! S2、如工程同时设计基坑支护方案的,按其开挖范围和深度计算挖填土方,同时对基坑支护方案的标高与施工图纸核对是否存在矛盾。
3 q; e3 B' I- f& B3、基础承台设计采用相关标准图集的则按选用图集的承台型号尺寸计算,注意核对图集承台与设计基础平面图的承台尺寸是否一致。
/ w2 m; w0 L2 k$ f$ U5 o4、注意关心整个工程的场地布置情况,以便确定土方施工方案,如是否外运,回填土堆场是否有。2 b% c( R! t% p8 P' `6 D; C @' w
5、土方回填除基础部分外还应注意室内回填土的计算,特别是原地面与设计地面高差较大的工程。
$ M$ G. H& Z6 B8 @6、对于整个项目应注意期整个场地的土方平衡,余土需外运,缺土需外购。如发生外购土方,特别要和业主沟通处理,以便合理确定其外购价格。+ @* C( i* x3 e" V
7、对于改造项目或原地重建项目,注意场地内的道路等地下障碍物的拆除、外运,和业主沟通处理。' d B8 a; a) ^ R
四、地下室土方与基坑支护
I, P* i& s1 s, a' A, e+ P1、地下室土方开挖有别于一般基础工程的土方开挖,因其深度普遍较深,往往会进行基坑支护。如果有基坑支护的设计图纸,则其土方开挖按基坑支护范围进行。# c) Q9 G9 D9 r, X1 P7 W% t
2、计算应注意基坑支护的不同断面的方坡系数和深度。& z6 B* k s& Z6 |
3、基坑支护设计图上的排水沟、集水井等应一并计算,这个定额没有具体规定。
: G& V8 w' G6 _* n! F+ W 4、底板下翻构件土方的计算,按定额规定“按砖模下设计垫层面积乘以深度”计算。在实际工作中,手头的设计图纸往往会五花八门。如果砖模砌筑在垫层外侧,按砖模外侧尺寸计算;如果砖模未砌筑到底板垫层下,则其扩大部分土方另行增加;如果下翻构件不采用砖模的按其垫层铺设范围计算。/ {6 |2 e' d- S2 W. N2 P/ U
|
|